各樣的美善和恩賜、各樣全備的賞賜、都是從上頭來的.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;在他並沒有改變,也沒有轉動的影兒。(雅各書1章:17節)
小時候,祖母就給我講述耶穌的故事,唸國中時,我開始和母親一起去教會,參加團契和小組聚會,慢慢開始認識上帝。有一天聽到牧師在臺前呼召:“有沒有人願意臣服于神(主耶和華),請到臺前來。”我走上前去,滿臉淚痕。從那時起,我接受了一位不一樣的父親,我主耶和華,三為一體的神。
在神的國度里,我充滿喜樂和幸福,當然在生活上也有彷徨和無助的時候,即便有時我會質疑祂,排斥祂,埋怨祂,但祂的愛從沒有離開我。
然而,父母的離異使我失去了家庭溫暖,加上他們對我非常嚴格,無論我怎樣努力,他們都沒有半點讚賞和鼓勵。一方面,我很渴慕得到他們的愛;另一方面,我又埋怨他們對我的忽略,因而感到非常矛盾和傷心。我跟爸爸移民到了美國之後,家庭的壓力和矛盾更加嚴重,爸爸經常在外埠工作,每次聯絡我都是要我替他做事,對我的態度非常冷淡。不但如此,他更把照顧爺爺奶奶的責任全放在我身上。那時候,我還在適應移民生活;工作非常忙碌,每天很晚才回家休息。但,爺爺奶奶總是為生活的瑣事經常吵架,使我長期睡眠不足,加上家人的不理解,令我的壓力非常大,導致情緒非常低落。
在這樣的狀態下,我經常生病,不得不到角聲醫療中心求診。這裡的員工從接待、護士到醫生,每一位都非常友善和親切。醫生了解了我的情緒狀況後,把我轉介給社工及院牧。
我向她們訴說我心裡的苦悶,每講一次,就痛哭一次。那時候,因為心靈的憂傷和軟弱,我已經離開神很久了,也忘記了神是可以依靠的。
開始時,院牧叫我畫一個内心的自己,和一個别人眼中的我。內心的我是個不停在繞圈子的人;別人眼中的我是個充滿陽光的女孩。看見這些畫的時候,我頓時明白自己的内心充滿了矛盾。原來辨明自己的情緒是解開心結的重要一步。之後的面談中,院牧就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,教導我如何靠著神的恩典、正確地處理負面情緒,重拾對神的信心和盼望。
她也教導我學習放鬆運動,並用腹式呼吸方法來舒緩緊張情緒。當我的身心都放鬆後状,我们就開始一起禱告。禱告裡,她引導我把我悲傷的情緒,難過的事情,二交託给上帝,放手讓主親自來醫治我的心靈。
在院牧的帶領下,我慢慢回到神的身邊。學習藉禱告來祈求神的憐憫和幫助,身心靈漸漸平靜下來,感到主與我越來越親近。
感謝神,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!(哥林多后書9章:15節)
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,感謝角聲醫療中心的所有員工。感謝關心我身心健康的每一位天使。
當然最感謝、最感恩的,是我的阿爸父,我的主耶和華。
在人生的困境,神是我的力量,是我永遠的福份。阿門。
@ 蘋果